高聚物注漿技術以高分子聚合物為主要材料,將其注入路面內部,經過相關化學反應后,出現體積膨脹現象,形成強度良好的固結體,呈泡沫狀,使結構中的空隙得以填充,改 善周圍松散介質原有狀態,有 效提升路面結構的穩定性及整體性。與水泥類注漿方式相比,高聚物注漿技術具有突出特點:其一,高膨脹性。待注漿材料充分混合之后,快速產生化學反應,自 由膨脹比達到20∶1,可控膨脹力強大,有 效填充松散基層,改 善路面結構強度。其二,多層修 復性,根據相關標準要求,注漿深 度應達到基層之下,與面層貫通,在外界注漿壓力作用下處治基層、底基層、路基部位的脫空病害。其三,高聚物注漿固結體彈性良好,不易產生脆裂現象,同時固化物吸水率小,水分不易滲入內部。 3公路工程中高聚物注漿技術施工工藝3.1高聚物注漿材料準備 高聚物注漿材料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包括催化劑、泡沫穩定劑等在內的聚氨酯白料;二是聚氨酯黑料,對于施工中所用的材料應按照相關標準進行吸水率試驗和無側抗壓強度試驗,確保達到相關標準。要求高聚物材料的膠凝時間保持在15~20s,黑、白料的用量不同,其膨脹比也存在一定差異,在膨脹比過大的情況下,會對材料強度造成影響,應通過配比試驗設計兩部分材料配合比例,確定各項原材料用量,達到最 佳的力學性能及固化速度。為校驗配合比例的科學性,可根據配合比例制作試樣,檢測其性能指標。
高聚物注漿是按照一定的配比,通過專用的注漿設備,向地基中注入雙組份的高聚物材料,材料混合后快速發生反應并形成泡沫狀固體,在注漿壓力和材料反應體積膨脹的作用下,不斷填充周圍土體中的空隙和壓實土體,并將路基中的積水沿裂縫擠出,從而達到排除積水、填充脫空、加固地基的目的。
高聚物注漿技術是以路基路面無損檢測技術為基礎,利用落錘式彎沉儀(FWD)或探地雷達(GPR)對道路病害進行快速檢測和實時分析,并在注漿后進行復測,確保病害處治的效果。注漿工藝如下:1、落錘式彎沉儀或探地雷達對擬維修的道路進行檢測;2、結合檢測結果和現場實際情況制定注漿方案;3、現場注漿施工,包括測量定點、鉆孔、安置注漿管和注漿頭、注漿、清掃路面等過程;4、采用落錘式彎沉儀或探地雷達對注漿后的路面進行再次檢測,以驗證注漿的效果,對于未達到要求的位置進行再次補注。